按:现刊发安徽省芜湖市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做法,供各地参考。
一、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市医改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全面统筹推进医改工作。成立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下设10个项目专班,加快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将医改工作纳入县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绩效考核。
(二)理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累计投入6.03亿元,化解公立医院债务,市属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由2016年的75.7%降低至2021年的58.1%,市本级卫生财政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0.5%。推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调整评估。
(三)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确定3390个核心病种和1489个综合病种(去除手术分级),推进DIP(基于大数据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2021年DIP付费占医保基金支出91.3%,全面构建住院费用DIP付费为主,传染病按定额付费,精神病按床日付费,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
(四)全面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推动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费用。2022年上半年采购国家集采中选药品4815.2万元,采购安徽省谈判的抗癌药277.6万元,采购集采中选耗材369.2万元,按降幅计算累计节约资金6306.3万元。2022年上半年采购507.7万元短缺药品,持续推进74种短缺药品保供稳价。
(五)推进人事编制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按照“一院一策”的原则确定全市周转池编制2787名,2019年以来通过竞聘定岗,将963名医务人员纳入编制管理。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2021年市属公立医院核定工资总额较2016年增长55.1%。全面推开各级医院负责人年薪制,2021年二、三级医院负责人平均年薪较2016年分别增长100.3%和43.5%。
二、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
(一)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共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床位1000张,打造区域医疗高地。项目已于2022年10月顺利开工,院区主体工程正在施工。积极推进芜湖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二)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2022年财政分别拨付无为市、南陵县、湾沚区、繁昌区1165万元、1090万元、935万元、1070万元,建设临床服务“七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提升医疗服务与管理能力,推进县区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依托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和专科联盟,下派106个专家团队前往基层坐诊,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推进8家机构创建社区医院,6家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
(三)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进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育,2022年财政补贴1358.3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24名,培养市级名医、卫生优秀人才和卫生骨干人才100余人。引进沪苏浙知名专家52人来芜湖开展手术示范教学918台次,带教查房500余次,服务患者2.16万人次,跨省就医率下降至6.95%。
三、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各医疗机构全面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进构建基于5G的远程诊断系统等5个国家试点项目。
(二)在卫生健康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覆盖基层医疗机构。截至2022年10月,完成辅助诊断617.2万人次,电话随访2386.2万人次,纠正误诊误判5980例。
(三)开展便民服务。依托全省“智联网医院系统”,推动全市范围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数据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医联体内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在三级医院推行门诊看病最多付一次费改革。依托“皖事通”信息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预约号源池”,实现门诊、检验、检查号源统筹管理,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
(安徽省芜湖市卫生健康委供稿)